第2章 我要那个皇位

    不是为别人,他只是为了自己。

    朱允熥那来自后世的灵魂知道,这个最尊贵的皇孙,下半生将会是多么的凄惨。

    建文防备他,根本没让他就藩。

    朱棣害怕他的名分大义,把他圈禁起来。

    三十九岁!朱允熥只活到了三十九岁。

    前世的张浩,这一世的朱允熥,在三十九岁的年纪,抑郁而死。他的后代,甚至被朱棣逐出了朱家的宗庙。

    他既然重生,就不允许这样的惨剧,在他的身上发生。

    “我要那个皇位,我要开创一个不一样的大明帝国!”

    大明,大明,多少人心中永远的痛!

    痛它的风华绝代,痛它的举世无双,痛它的江山如画,痛它的歌舞升平。

    镜子中的朱允熥再次咧嘴笑了起来,目光充满了自信。

    “从今天,你是朱元璋的孙子,大明皇孙,朱允熥!”

    “尽管你身份尊贵,但是从今天起,你再无一丝退路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你退了,等待你的,就是永远暗无天日的圈禁,富贵的牢笼!”

    和这一世的皇嫡孙尊贵身份相比,上一世朱允熥的身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。

    他只是个普通百姓家的孩子,上学当兵,退伍之后为了生计做了网约车司机,起早贪黑赚钱,本本分分生活。

    虽然年纪轻轻,但是性格的棱角和对世界美好的憧憬,还有曾经那些豪情万丈的抱负,却都被社会抹平。

    可是,这个穿越而来的灵魂,普通百姓家的孩子的灵魂,却有着朱允熥这个皇孙所不具有的品质,他对生活的不妥协,对生活的干劲,还有野心。

    因为他什么都没有,没有好爹,没有好亲戚,有的只是自己的手,自己的拳头。他生活中的一切,都要靠双手来获取。为了得到自己更美好的生活,他不辞辛苦,他察言观色,任劳任怨甚至有些玩命。

    他不但有着野心,还有隐忍,还有坚强,还有善于变通,还有不服输。穷人家的孩子,更不容易被击垮。

    最后再看一眼,镜子中自己的脸,朱允熥露出一丝坚毅的微笑,对外面喊道,“进来吧!”

    咚咚,脚踩在地板上的声音。

    后面的门被拉开,几个一身白衣的太监,轻手轻脚的跪在朱允熥面前,举手投足之间,都是卑微和谄媚。

    “三爷,奴婢们伺候您更衣!”

    太监一张口,说的是有些怪异的汉话。宫里的太监大部分都不是汉人,而是高丽人。

    高丽,这个千里之外的北方小国,从古至今都只是天朝的附庸。大明立国之后,高丽本想帮旧主报仇。但是在辽东边境,看到了大明如狼似虎的百战铁骑之后,高丽统兵的将军做出一个英明的决定。

    与其带着高丽的士兵送死,不如回去宰了高丽蒙元册封的国王上位,然后请求明朝的册封。

    他成功了,他取代了高丽王,成为新的高丽王。但是他的外交策略,和千百年来所有高丽王一样,那就是进献。那地方太穷没什么好东西,所以就进贡给天朝君主最能表示臣服的东西,美女和太监。

    朱允熥身边的太监就是高丽人,有个难听的名字,王八耻。

    上一世的记忆中,明朝似乎有许多权倾朝野的太监。鼓动明英宗亲征,结果做了蒙古人俘虏的王振,刘瑾为首的八虎,万历年间的冯保,魏忠贤等等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,旭日初升的大明帝国中,无论是朱元璋,还是朱允熥的老爹,都极其反感太监。作为国家的掌控者,他们在历史中看到了太多权贵作乱,导致的国家衰落。

    所以朱元璋下令,宫中除了在皇子皇孙后宫伺候的太监之外,其余的太监只能用来干粗活。不许他们识字,甚至不许他们随便乱说话。

    几个太监服侍之下,朱允熥披麻戴孝浑身白衣。这样无微不至的伺候,让他那颗后世的灵魂很不习惯。

    “我自己来吧!”在太监要给他穿鞋的时候,朱允熥自己动手穿上白色的麻鞋。

    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举动,却吓坏了伺候的太监们,连连磕头。

    “奴婢们该死,没伺候好三爷!”

    朱允熥在朱标诸子中,论年岁行三,身上暂时还没有爵位,所以宫中太监称三爷。

    不理会磕头如捣蒜,战战兢兢的太监,朱允熥穿好鞋,低声问道,“王八耻,他们都去灵前了吗?”

    宫中这个随时都能掉脑袋的地方,能混到皇孙身边的太监,都是七窍玲珑心,闻言就知道主子说的是东宫其他人。

    比如,朱允熥名义上的后妈,吕氏,还有朱标的庶长子,朱允炆。

    看看左右,低声说道,“三爷,还早呢!”说着,又看看左右,飞快地在朱允熥手里塞了一块东西,“三爷,奴婢看您眼睛不对......”

    朱允熥低头一看,是一块姜,他瞬间明白了。自己的眼睛,并没有因为亲人去世,悲伤痛哭而产生地红肿。眼睛不红肿,面上就没有愁容。

    在这个讲究礼法的年代,如果亲人去世,不嚎啕大哭要死要活,是极为失礼,极为被人诟病的行为。

    “有心了!”朱允熥随后在王八耻的肩膀上拍下,就这么一个温和的举动,高丽太监差点落下泪来。

    往日这三爷,只会拿他们这些奴婢撒气,何时对他们这么好过!

    春雨还在下着,淅淅沥沥。雨水在青石板的地面上,形成条条涓涓细流的小溪。

    朱允熥一身孝衣,缓缓走出大门。

    朱标的灵柩停在奉安大殿,作为嫡子他要去灵前拜祭,还要守灵。

    “啊!太子爷呀,您带了妾身走吧!”

    朱允熥的脚刚踏出门,踩在晶莹的雨水上,边上的房间中突然传出一声,撕心裂肺的哭喊。

    “太子爷呀!你就这么忍心丢下妾身,还有几个孩儿吗?”

    哭嚎声中,一群太监宫女,簇拥着一个白衣的妇人,从边上的房间出来。妇人泪如雨下,似乎连走路都站不稳,需要别人搀扶。这正是朱允熥名义上的后妈,太子继妃吕氏。

    吕氏的身后,跟着一个泪如雨下的少年,面容和朱允熥有些相似,双眼红肿,双手各牵一个六七岁的男孩。这就是朱允熥的二哥,朱标的庶长子朱允炆,还有他两个同母弟弟,朱允熞,朱允熙。

    一行人哭天抢地,哀嚎着前行。

    而朱允熥则是独身一人,矗立雨中。

    渐渐地,马上就要遇上。朱允熥狠狠地用手里的姜擦着眼睛,腥辣顿时让他双眼红肿,涕泪交加。

    “母妃!”朱允熥在雨中行礼。

    “太子爷呀!”然而悲切的吕氏,好像没看到他一样,痛哭着和他擦肩而过。

    “呵!”朱允熥心里冷笑,“这个后妈,还真是不把自己当回事!面子事都不愿意做?”

    可是朱允炆却拉着两个弟弟,在朱允熥面前站住了脚,“三弟,听说你早上昏厥了,身体无恙吧?”

    朱允炆满脸悲容,语气关切,还真有些兄长的样子。

    朱允熥赶紧行礼,“有劳二哥惦记,弟弟无恙!只是......只是父亲突然......我心里实在难受!”说着,朱允熥用袖子遮盖眼睛,哭了起来。

    他这一哭,连带着朱允炆和两个小弟弟,也在雨中哭了起来。

    身后赶紧有太监上前,给几人撑起雨伞。

    朱允炆拉着两个小弟在前,朱允熥落后半步,每走一步,哭声震天。

    春风细雨中,几兄弟的身影是那么凄凉,那么萧索。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