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2节

    目前杨一清仍然支持朝廷向外用兵,那是他一向强势,同时部分新疆利益受到影响。

    可那点利益拿到朝堂上来放在整个国家的视角下来看,是拿不出手的。

    假若真要再向西打,也不是不可以,但打仗么,你不能保证自己一直胜利。

    对于遥远的中亚地区,按照现在的官员观念,一旦战事受阻,或者仅仅是耗费过大,那问题就来了。

    ——说到底,他们放弃那里的底线会非常低。

    所以朱厚照才绞尽脑汁,用了一个代理人战争的低成本方式。

    东南、西北两个方向,两个完全不同的办法,这都是有理由的,而且是符合自身需求、说得出逻辑的理由。

    利益驱动除了这商业的一面,还有农业的一面。

    中亚地区是荒芜,但若是其他的好地方呢?

    大明就真的能一直拒绝吗?

    菲律宾在现代就是水稻种植国家,吕宋岛的中央平原对于大明来说总是有些吸引力的。

    实际上,朱厚照会一直照着这个路数做下去。

    拿走一块不毛之地他们无动于衷,若是拿走一块千万亩的良田他们还没反应,那朱厚照只能摊手:我尽力了。

    而在南洋地区,除了吕宋岛这块地方还不错以外,不远处还有一个爪哇岛更加富饶。

    也就是后来雅加达市所在的那个岛屿。

    爪哇岛的面积在那片群岛之间根本排不上名,只有13万平方公里,但这么大点的地方却集中了印度尼西亚全国前四大城市,生活着全国一半的人口。

    要知道,印度尼西亚全国一共有19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。相邻的加里曼丹岛74万平方公里,苏门答腊岛47万平方公里,但这里生活的人口两个加起来都没有爪哇岛多。

    为啥?

    因为土地贫瘠、自然条件不好。这两个大岛都是热带雨林,热带雨林即便是大平原,也是水货平原,大量雨水冲刷导致土壤根本没有肥力。即便是现代技术去开发都很有难度,最多搞点观光旅游之类的。

    像巴西亚马逊雨林即便是现代也是人迹罕至,它南边的拉普拉塔大平原那才是好地方,而且有五个华北平原那么大。

    但现在也只能眼馋。

    能够得到的爪哇岛,自然条件也非常好,这个岛上有大量的活火山,火山灰周期性地对土地加肥使得土地非常肥沃。可以种植水稻、玉米、茶叶、花生、蔗糖、木棉、咖啡、茶叶、烟草、橡胶、甘蔗、椰子……这个名单可以继续往后列,只要你能想到。

    这是有形的国土概念,实际上在无形的经济空间内,还有另外一种办法能够让中央王朝抬高放弃某一片区域的底线。

    就是货币。

    货币改革这四个字二十几年来一直萦绕在朱厚照的心头。

    这是真正的大问题。

    到了行宫之后的第三天,等一些杂事被处理完毕,朱厚照又开始给自己的大臣们烧小灶。

    货币问题被重新搬了出来。

    在正式的采取什么政策以前,他要先和自己这些心腹大臣达成共识,而且到正德二十年,很多有识之士都能给出更为深刻的建议,这一点,朱厚照已经多次领教了。

    所以他并没有现代人的傲慢,这可能也和他不是某个方面的专家有关系。

    大臣们则习惯了,正德皇帝经常召见大臣,哪怕不为了具体的某个政务,也会时常探讨,大概今天也是吧。

    包括内阁的三位阁老,张璁、顾人仪、王廷相。

    以及户部尚书姜雍、兵部尚书桂萼、礼部尚书靳贵、吏部尚书王琼、工部尚书张子麟、刑部尚书周铮。

    总理外务官严嵩,少府令范玉昌,产业部尚书邢观。

    这些人之外,就是侍从室的三位侍从了。

    可以说阵容庞大。

    至于大理寺卿和通政使,都被皇帝留在京师了。

    行宫就是可以相对随意一些,包括有些话朱厚照也可以直接说,这些国之重臣在亭子里沿着栏杆边设立的弧形长木椅而坐。

    皇帝本人则自由许多,“咱们多年来相处,已是互相了解了,一看这群臣毕至的动静也知道不是为了什么具体的朝务。现如今么也没有多大的事,国家形势算是好的,但朕不想当唐玄宗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勤劳政事,这确是宗社之福、百姓之福。”顾人仪这一点上还是非常敬佩天子的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天子就是无情的政治人偶,其他的许多事都不敢兴趣。

    像是有些皇帝喜欢的什么炼丹啊、礼佛啊、书画啊等,皇帝通通很抗拒,最开心的就是又打了胜仗。

    “这里不是皇宫,咱们都轻松些,畅所欲言。至于今日这主题么,便是货币一词。朕先抛砖引玉,但事先说好,今天朕、包括你们每个人所说的话,不代表朝廷的政策。虽说金口玉言不假,但国家大事,可不能嘴上说说、拍着脑袋就定了,有这个前提,你们该放心了吧?”

    众人听后轻松起来,纷纷表示道,“请皇上示下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许多年前,朕也一直说过,大概是要在海禁开驰那会儿了。当时大明缺银,所以我力主开放贸易,让大明的百姓用瓷器、丝绸换得自己缺乏的白银。然而从更高的视角看,物品都是有其用处也就是价值的。可白银、黄金,既不能吃、也不能穿,要来何用?说得极端一些,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,是粮食有用,还是金银有用?发生战争的时候,是武器及其生产原料有用,还是金银有用?金银或者说货币,究竟要怎样理解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其实有些绕的。

    但这个弯,必须要绕得过来,已经正德二十年了,二十年来贸易带来的白银疯狂涌入大明,而且还有日本这个金银岛在手里。

    如果再不尝试着采取举措,等到银价贬值,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提高,万一出了什么乱子,那个时候再回过头来想要补救,不仅难度更大,而且代价也更大。

    第八百四十五章 货币白银化之下的大明

    货币到底怎样来理解,这其实是个非常重大的课题,基本上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。

    抛开理论,就说我们自己的经历,自秦汉以来,古代中国长期面临缺银、缺金、缺铜的情况。

    一方面中国的国土上这些矿藏确实不多。

    比如中国的银矿,含银量的比例大多在1%以下。

    然而南美洲的超级银矿波托西银矿其含银量则在50%以上。

    这是先天的巨大差距。

    另外一方面,历代统治者都会限制矿藏的开采,原因有很多,比如明朝初年洪武、永乐两位皇帝主动限制用金银交易,并直接判定它违法。

    为了落实这项规定,开矿这个源头自然也要被控制住。

    现代货币理论告诉我们,一个经济体如果长期缺乏充足的货币供应,那么就会通缩,这种不健康的状态,自然也发展不出什么经济。

    好在我们本身就不是一个商业经济为主的国家,也就这么过下来了。

    但这个局面,在明朝末年也就是隆庆开关以后得到根本性的解决。

    因为大明的瓷器、茶叶、丝绸在对外贸易中过于占据优势,而且价格远远低于在世界其他地区,

    所以当西班牙人第一次抵达菲律宾的时候,

    他们马上就发现,

    如果开采南美的银矿,

    到太平洋西岸交换为大明的各种物资,然后再运回本土或是其他国家,

    他们马上就得获得超过200%以上的收益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大明的黄金与白银比例为1:4,而在西方同期的比例则为1:12,这其中的利益也非常巨大。

    简单的换算就知道了,载着400两的白银抵达东方,折算成100两黄金,再回到西方就可以变成1200两。

    这只是其中的两种获利手段,实际上还有更多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,在巨大的利益推动下,隆庆开关后的百年间,大明就像一个白银黑洞,吞噬着世界各地涌入的白银。

    而忽然充足的货币供应,对社会的直接影响亦非常明显。

    首先就是商品经济的快速繁荣,

    因为进入市场的货币多了,拥有大量货币的人,或者说叫富人,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就会开展再投资的经济活动。

    等到繁荣期过去以后,过量的货币供应就会导致银价下跌,物价上涨。

    王守仁所面对的就是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话说回来,正德二十年的朝廷要求更新鱼鳞图册,他治下的南直隶几府大多都没有完成这项工作。

    山东快,一个是刘健的功劳,但在客观上,那是因为山东的经济形态变动不大,土地交易规模有限。

    但王守仁完不成,也不是他没功劳,而是因为江南的土地变更的太多了。

    从春天到夏天,一直没动静的情况下,王守仁也着急了。

    于是乎他开始走出巡抚衙门,开始到各个地方实际进行了解,他在做官的同时,在江南也进行了大面积的学术传播活动,提倡知行合一的他,绝不是只坐在衙门里办公,而是会根据实际的需求去了解当下的变化。

    从南京一路走到松江府,他听到的都是差不多的情况。

    松江府的现任知府是王以旂,正德六年进士,他向王守仁禀报,“自正德十六年朝廷在江南地区改良税法,由农田改为桑田的现象便屡有发生。朝廷如今要重新更新鱼鳞图册,但却没有当初的人力支持,眼下已经是加急在做了。”

    王守仁在江南这么些年,他是了解这个情况的,“苏湖熟、天下足,这个说法真是要改改了。本官此次遍访诸县,就是要将这些都了解清楚,以便向皇上禀报。”

    无商不富是不假,但是无农也不稳啊,江南这块地都种桑、不种粮,平日里还好,但就怕有个万一。

    说起来朱厚照在江南地区的经济改革是最为‘激进’的。

    首先是路引制取消,因为商业社会要求物资、人员、资本的快速流通,慢下来都是成本。

    其次是赋税制改革,

    因为取消路引,官方不再掌握人员的流动,自然就没办法再收取人头税。

    所以不得不推行土地税和人头税的合一。

    实际上就是加征土地税,取消了丁税这个说法。现在民间到底多少人口,朝廷已经没有准确数据了,但其实也别太高看自己,原来也不准。这个事是另外一项社会制度改革,暂且不提。

    总之,这是关于税收比例问题。

    在税收收取形式上,朝廷亦有改动。

    正德十六年,朱厚照首先在南直隶地区推行后世张居正的‘一条鞭法’,正德十七年这个范围扩大到杭州、湖州、宁波三府。

    不过他所实行的一条鞭法,并不完全同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。

    张居正看到的是传统赋役法的弊端,将所有税收统一以白银形式收取,方便的是官府、朝廷。但他强制推行按照白银收税,会给老百姓带来很多问题。

    比如说,大明虽然经历了白银货币化,但大明太大,穷人占据了9成以上,这些人都靠种地过日子。小农经济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,他们也没有深嵌到商业交易之中。

    那么问题来了——农民,哪来的白银?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

猜你喜欢